年轻宝妈罹患“肿瘤炸弹”!多学科专家巧手切瘤保肾
28岁的年轻宝妈,有一个2岁的可爱宝宝。可不知怎的,最近,她时常出现头晕、视力模糊的症状,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左侧肾上腺长出了巨大肿瘤,同时形成了复杂的下腔静脉瘤栓。
为帮助患者剔除体内的“不定时炸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王道虎教授快速组织了器官移植科、医学影像科、心脏外科、麻醉科以及体外循环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大家“头脑风暴”为患者制定了最佳治疗方案,“尽管手术难度极大,但我们想方设法去挽救这个年轻的妈妈以及她的家庭,最终成功为她切瘤保肾。”王道虎教授说道。
宝妈头晕、视力模糊
一查发现左侧肾上腺长出巨大肿瘤
近日,本该和孩子一起玩耍嬉闹的陈女士却突然发现血压明显升高,严重的时候甚至出现头晕、看东西不清楚的症状。陈女士的爱人意识到这个问题,第一时间带陈女士去医院检查。不幸的是,检查结果发现陈女士左侧肾上腺长出了巨大肿瘤,而且肿瘤已经长进人体最大的静脉内,形成了临床处理难度极高的下腔静脉瘤栓。
陈女士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中山一院就诊,了解到泌尿外科王道虎教授做过类似的病例,于是她向王教授寻求帮助。
王道虎教授介绍,其实陈女士的病情不容小觑,如果瘤栓一旦脱落会造成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所以这类合并瘤栓的肿瘤其实是一个“不定时炸弹”。
王道虎教授在全面评估陈女士的病史之后,向她详细解释了具体的病情以及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让陈女士平复了紧张、担忧的情绪,也减轻了她对于未知疾病的恐惧心理。

患者CT影像
拆瘤栓、保肾脏!
多学科专家敲定高难度手术方案
由于陈女士的病情极为复杂,王道虎教授尽快为她安排了床位以及相关检查,经过全科多位教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虽然手术处理难度极大,但是患者如此年轻、尚有幼儿需要抚养,可以尝试积极进行手术治疗。下定决心之后,王道虎教授开始进行缜密的术前准备,包括患者的药物使用、心理疏导、家属沟通等。同时,他专门组织了一次多学科病例讨论,核心专家包括器官移植科、医学影像科、心脏外科、麻醉科以及体外循环科的多位教授,大家共同为这台高难度手术出谋划策、提前计划。
王道虎教授表示,除了要完整拆除静脉内的瘤栓外,手术的另一个关键点在于是否可以保留左侧肾脏,因为肿瘤有一部分浸润到左侧肾静脉内,左侧肾静脉处于完全堵塞的状态。王道虎教授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国外有保留左侧肾脏的成功案例,因此提出完整切除肿瘤以及瘤栓,同时保留左侧肾脏的手术方案,这一方案也得到了其他教授的同意。

多学科专家团队进行手术方案讨论
4小时手术艰难“拆弹”
成功保留左侧肾脏
6月13日,王道虎教授团队为陈女士实施了一台高难度手术。手术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充分显露下腔静脉,该步骤既需要避免静脉壁破裂大出血,又要防止静脉内瘤栓脱落引发严重后果。静脉暴露清楚之后,医生将患者静脉内的瘤栓完整取出,然后恢复静脉的完整性,保证血液回流;随后切除巨大的左侧肾上腺肿瘤,沿肿瘤的包膜外进行游离保证肿瘤的完整性,过程中,专家团队分离出左肾静脉,可见部分左肾静脉没有受到肿瘤侵犯,于是通过结扎左肾静脉而成功保住了左侧肾脏。

医生团队实施高难度切瘤保肾手术
手术有条不紊地进行,王道虎教授和器官移植科马毅教授配合默契,麻醉科陈宇教授为手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保驾护航。历时4个小时,专家团队最终将“不定时炸弹”完整拆除,并且成功保留了重要器官。手术后,陈女士安全返回至普通病房,经过1周的恢复时间之后顺利出院。
早发现,早治疗
年轻人也应注意日常体检
手术病理结果显示陈女士体内的肿瘤是肾上腺皮质癌,王道虎教授介绍,这种癌症是泌尿外科各种癌症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种类之一,手术是治疗这类癌症的重要手段,术后采用米托坦进行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生存几率。肾上腺皮质癌的高发年龄段为40岁至69岁之间,而陈女士年仅28岁却不幸罹患该病,较为罕见。
王道虎教授提醒,除了中老年人群外,年轻人群同样需要定期进行体检,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提高全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据悉,王道虎教授团队在处理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已完成类似手术共30例,均取得良好手术效果。
(来源:泌尿外科)